电话:188-0578-267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丽水人才公告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结的通知

来源:丽水人力资源网_丽水人才网站 时间:2022-02-14 作者: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量:

各县(市、区)经商局、丽水开发区经贸局,局机关各处室、下属企事业单位:

今年以来,丽水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生态工业发展推进会精神,聚焦“扩增量、优存量、提变量”三个关键突破口,着力“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有效推动了“十四五”生态工业强劲“开门红”。

一、2021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全市工业战线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各项主要指标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序号

指标名称

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情况

1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确保12%,力争15%。

增长15%,增速排全省第4。

2

制造业投资增速

15%

增长20.1%,排名全省第6。

3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9.4%

全年完成29.9%,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4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

18.3万元/亩

全市亩均税收18.3万元/亩,增长11.1%。

5

新增上规企业

100家

全市新增规上企业153家。

6

新增开发工业用地

5000亩

新增工业供地面积189宗,6514.87亩,完成年度目标130.3%。

7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

12%以上

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0%。

8

“三园一基地”营业及税收收入增速。

均增长20%以上

实现营收65.1亿元,税收1.7亿元,各同比增长30%,30.8%。

9

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

增长15%

实现增加值增长18.96%。

二、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长。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增长1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60.4亿元,同比增长31.2%,当年净增481.6亿元。从分县域累计增速看,丽水开发区(23.2)、缙云县(21.7%)、遂昌县(19.3%)、莲都区(18.6%)、云和县(15.2%)、景宁县(15.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二)主导产业涨势良好。从行业分类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7.9%、20.7%和23.4%,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第4、第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精密制造、时尚产业、健康医药分别增长18.5%、20.7%、13.7%和29.1%。

(三)工业投资平稳向好。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9%,增幅位列全省第8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1%,增幅位列全省第6位,高于年度目标5.1个百分点。从分县区制造业投资增长态势看,松阳(134.1%)、开发区(63.8%)、景宁(57.2%)、龙泉(47.7%)、遂昌(44.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四)生产效益总体良好。全市亏损企业197家,225家,亏损面15.2%,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较全省低1个百分点;实现营收1922.34亿元,增长30.6%,居全省第4,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53.98亿元,同比增长37%,居全省第2,比全省高25.6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18.3万元,同比增长11.1%。

三、今年以来生态工业的亮点工作及成效

(一)聚焦聚力营商环境优化,工业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

1.率先出台“九送”政策留员工。推出送红包、送补助、送优惠等“九送”惠企政策包,全市兑现“九送”政策资金5000余万元,有效促进企业留住员工在丽过节加班追产,春节期间持续生产的规上企业占14.4%,明显高于往年;企业开复工总体早于往年,大部分企业复工时员工到岗率60%以上。

2.系统集成出台工业新政。全面梳理整合和引用囊括24份市级涉工政策文件,系统集成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工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企业梯度培育、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企业数字赋能、着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推进绿色制造和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扶持措施,预计市本级每年新增扶持资金比往年增长近一倍。

3.目标任务清单化管理。召开全市生态工业发展推进会,对今年生态工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部部署,与各地签订2021年生态工业目标责任书。按季按区域明确“开门红”“半年红”“全年红”目标任务清单,制定攻坚方案。

4.强化激励考核。对2020年度分区共竞进行了考核评价,对每个梯队第一名的授予生态工业发展优秀奖,同时修订印发2021年度生态工业分区共竞考核办法,并开展了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预评价。修订印发并完成了全市经信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向省经信厅推荐优秀考核单位及“最佳实践”案例参评。

(二)聚焦聚力产业补链强链,“双招双引”成效明显。

1.全力推进“双招双引”。成立局“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双招双引”实施分工方案,认真做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大项目招引。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工作,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作战,全市累计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29个,同比增长53.6%。联合主办了2021丽水(上海)数字经济专题推介会,丽水市数字经济平台已落地项目91个,其中税收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储备项目54个;绿谷信息产业园园区入驻率达85%,杭州丽水数字大厦入驻率80%。

2.平台新空间的谋划和拓展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共谋划45个区块的拓展计划,占地面积14.35万亩,其中工业用地6.4万亩,全年累计新增工业供地6514亩,努力破解用地制约问题。

3.推进产业链提升工程。组织4家单位申报国家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34个项目入选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计划。申报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计划目录31项,申报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56个,比去年多40个。推动形成高品质不锈钢棒线材开发与应用、5G系统解决方案、炼化一体与新材料、日化品生态、羽绒服饰及羽绒制品等6个产业链共同体。

(三)聚焦聚力数字化改革,企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提速。

1.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任务快速推进。构建数字经济综合应用门户,与省门户同步上线;紧跟全省门户调整思路进行跟跑改版,目前已经迭代升级3.0版,点亮全部9条跑道,并按照“9+N”跑道对应上线51个应用。“市县一体化远程不见面开标系统”和“生态合成革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2个项目获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应用场景大赛三等奖并列入省级首批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应用场景推广目录。丽水生态合成革产业大脑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

2.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启动。全市已有595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各类智能化改造,占规上企业家数的51.7%;引导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创建企业项目达70多个,三田汽车成功入选第一批“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25个项目入围2021年市级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44台。金马逊、三辰电器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首台(套)产品,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评定晨龙集团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

3.省级示范试点取得新突破。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丽水青山特材有限公司、宇恒电池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入选2021年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丽水开发区甬莲智能制造产业园获批第二批省级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浙江富冈机床有限公司基于工业物联的圆锯机远程运维云平台成功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创建平台;浙江三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的直流电源设备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我市首家。

4.谋划数字经济主平台再提升。制定出台《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产业培育方向,绿谷公司成功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丽水数字大厦分获浙江省五星级和四星级小微园。全年市数字经济平台“三园一基地”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增长30%;税收1.7亿元,同比增长30.8%。

(四)聚焦聚力企业转型提升,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面启动。

1.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制定印发《丽水市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实施意见(2021-2023年)》,明确了近三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目标、重点和举措。启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丽水市贯彻落实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及《丽水市高耗低效企业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专项行动专案,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和编发宣传,聚焦淘汰整治、招大引强、重大技改3张清单,推进各地全面掌握工业发展底数、全面开展对标整治、全面实施精准化管理。目前,全市共整治销号高耗低效企业244家,腾出用能8.43万吨标准煤,腾出用地1716.3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完成2020年度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全市工业企业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共2655家。开展2020年生态工业“亩均效益”领跑者评选,评选出制造业20强。进一步推进“亩均保”扩面增量,“亩均保”业务合作银行由1家增至4家,业务范围从市区拓展到龙泉市、缙云县、松阳县。全市“亩均保”在保企业项目33个,担保金额8680万元。推进低效企业整治,全市共355家企业完成整治提升。

3.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绩斐然。中广电器、天喜厨电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昶丰新材料2个产品获评国家级工业绿色设计产品,康恩贝等2家企业获评2021年省级绿色低碳工厂,丽水开发区获评省级绿色低碳园区,9家企业获评省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市级绿色低碳工厂21家、绿色低碳园区2个,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4家。

(五)聚焦聚力企业梯度培育,深化精准服务企业行动。

1.企业培育成效明显。6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企业列入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企业名单,23家企业列入放水养鱼行动培育企业,60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荐宇恒电池有限公司、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申报省级管理标杆企业。推进小微园建设,全年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13家,新增认定五星小微企业园1个、四星小微企业园2个。

2.全力打造“企业码”一站式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加快打造聚焦精准、服务多元、政企互动、三级联动的“企业码”平台,全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目前全市领码企业达到52959家,整合开发“政策兑现、企业诉求、便企导航、企业资讯、服务券、中介超市、码上担保、码上代办、码上基金、丽企大讲堂”等专区应用30余个。创新推出“丽企大讲堂”线上送政策,全市企业码直播已开展线上直播培训活动53场,观看人次超过10万,涵盖法律维权、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财税审计、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等方面。

3.深化精准服务企业“365”专项行动。由市领导联系全市130家重点企业,市直部门联系开发区和绿谷信息产业园159家重点企业。组织对全市1151家规上企业进行全面走访服务,着力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年全市共收集企业诉求2123个,目前办结率达到95%以上。其中市本级组成以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的17个企业集中走访服务组,对市本级248家规上工业企业和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进行了走访服务,收集企业诉求156条,已经全部解决。督促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因疫情和安全问题影响正常生产。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

4.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继续督促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减负政策,全市累计为企业减轻各类负担共计91.3亿元,其中减免企业各类税费75.9亿元。

5.支持纳爱斯打造千亿级规模全链生态产业体系。牵头推进纳爱斯集团提出的“打造全链生态产业体系”重点项目,每月召开专班会议,同时不定期召集协调碰头会,将工作推进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已确定一期项目的选址和投资计划,莲都区组建了工作专班已经启动149亩一般农田的丈量和征收工作。

(六)聚焦聚力机关党的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1.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累计召开6次局党组会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5次,组织党员开展学习13次,为企业解难题135件,为群众办实事98件,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2.强化机关党建。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讲政治、讲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五型五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设立“丽水经信讲堂”,将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干部讲课“三个一刻钟”作为常态学习交流内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舆情风险研判,出台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务媒体管理、政务舆情处置以及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切实构筑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设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3.狠抓廉洁自律。组织全局干部到丽水市“十里清风”廉政主题公园、莲都新屋南乡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反面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等,对近年来全市经信系统的2起典型案例进行了专题学习。全力做好巡察“回头看”整改工作,召开局党组会、局务会议等巡察“回头看”整改会议(活动)22次。在整改工作中,教育提醒19人,新制定制度(机制)13项,收回违规资金2.68万元。

丽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1月28日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注: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客服服务热线
188-0578-267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和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浙江聚诚商务有限公司 旗下) 丽水人才网站:丽水人力资源网(www.LSHR.com) 浙ICP备20002649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524号

地址:丽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EMAIL:vip#lshr.com

人力资源证: 331100202006170004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