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88-0578-267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丽水人才新闻

省里发布!丽水2个县(区)、3个乡镇、42个村上榜

来源:生态丽水 时间:2022-11-03 作者:生态丽水 浏览量:

10月27日,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全省第二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名单。青田县稻鱼共生减污降碳协同试点、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试点入选全省8个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松阳县古市镇、云和县崇头镇、景宁县大均乡3个乡镇入选全省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另有42个村入选全省低(零)碳村(社区)试点。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低零碳基本单元,进一步贯通协同创新路径,充分激发了基层首创性,及时挖掘出市域内减污降碳协同标杆工程,积极创建了具有低碳能源发展、产业低碳转型、碳汇能力提升等领域特色亮点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不断提升基层的塑造变革能力和水平。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25.jpg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年来,丽水经济开发区加快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末端治理与源头替代并重”的跨越,把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升级作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根本途径,引导半导体、合成革、医药化工、精密设备制造和数字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合理布局。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通过绿岛项目(废溶剂回收中心)+有机废气冷凝回收+有机废液采用精馏+膜脱水工艺的组合式技术,实现园区内废溶剂循环化利用。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34.jpg

昶丰新材料水性合成革车间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38.jpg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岛项目(废溶剂回收中心)


青田县


近年来,青田县打造以稻鱼共生产业为核心的绿色共富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源头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统筹减污降碳、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气候韧性,构建减污降碳协同长效机制。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42.jpg

青田稻鱼共生场景图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46.jpg

青田特色农业走出特色减排减碳致富路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50.jpg

松阳县古市镇

近年来,古市镇厚植特色产业基础,初步探索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低碳农业基础“条件优”,以茶叶为主导,逐步发展大鲵、油橄榄等绿色农产品。二是肥药双尖“成果多”,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肥药双减茶叶基地。三是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强”,率先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应用,该镇的三青公司成为全省首家获得官方认可的纯植物源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四是生态工业发展“步调稳”,合力打造松遂绿色经济新平台。五是康养古城建设“共富强”,去年入选全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654.jpg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702.png


龙泉市城北乡河坑塘村


近年来,龙泉河坑塘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禀赋,以光伏建设和循环农业为重要抓手,深化零碳村建设,点亮生态共富路。一是实施生产降碳试点“共富农场”项目建设,打造了“农业废弃物——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种植业——小黄牛养殖——生态种植”绿色生态闭环全产业链,构建了低碳循环的“共富农场”。二是协同推进低碳“光伏”建设,全村广泛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打造农户屋顶光伏项目建设,用太阳自然能源转化为电能新建绿色建筑。三是持续提升村庄发展品位,助力乡村振兴。河坑塘村实行生产时期垃圾分类处理,全村全面完成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21103132707.jpg微信图片_20221103132712.jpg

下一步,我市将依托低(零)碳试点和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着力写好生态固碳、生产降碳、生活低碳三篇文章,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模式。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注: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客服服务热线
188-0578-267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和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浙江聚诚商务有限公司 旗下) 丽水人才网站:丽水人力资源网(www.LSHR.com) 浙ICP备20002649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524号

地址:丽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EMAIL:vip#lshr.com

人力资源证: 331100202006170004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