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88-0578-267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丽水人才新闻

国家公布!丽水两地再出圈

来源:丽水发布 时间:2020-12-23 作者:丽水发布 浏览量:

昨天,文旅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推荐项目名单中,丽水景宁的畲族彩带编织技艺,以及丽水云和的梅源芒种开犁节双双上榜!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040.jpg

@畲乡绣彩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120.jpg

黄丽伟/摄


彩带蕴含了畲族人民最真挚的祝福, 以及最灵巧的技艺, 而开犁节则是传统农耕文化中 天地人和谐共处的集中展现。 如今两项技艺双双上榜非遗, 一同交织出了丽水传承千百年的文化记忆


景宁畲族彩带编织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531.jpg

@畲乡绣彩


畲族彩带一直被称作“活着”的畲族文物, 是畲族民间工艺品中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民间工艺织品。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802.jpg

@畲乡绣彩


畲族彩带起初被用作腰带、背带等生活实用品, 后面也被用作传统服装的装饰, 以及定情信物和定亲回礼。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934.jpg

@畲乡绣彩


古时的畲族妇女几乎每个人都会编织彩带, 对于畲族人民来说, 融合了编织者满满心意的彩带, 就是最好的驱邪祝福的吉祥物。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052.jpg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055.jpg

@畲乡绣彩


畲族彩带编织的原理与织布机类似, 但是在景宁畲寨, 却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机械或装置, 仅仅是凭借畲族人民的一双巧手, 外加一块竹板和两根小圆竹段, 就可以编织出一条条绚丽多彩的彩带。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229.jpg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232.jpg

@畲乡绣彩


在每一条翻飞环绕于指尖的五彩丝线里, 在每一条精美的彩带里, 都承载着古时畲族先民的祈福信号, 保留着最原始的“意符文字”, 成为了最生动形象的代表着畲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梅源芒种开犁节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622.jpg

林昌海/摄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625.jpg

@浙西南新媒体


“开犁咯!” 每年芒种时节,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子, 丽水云和县梅源梯田的开犁节便拉开了序幕。 梅源梯田开犁节是云和县梅源山区在每年芒种时令 启动夏种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 到如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848.jpg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851.jpg

@一机游丽水


通过开犁节, 人们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该地农耕时代的 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 还为农耕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912.jpg


微信图片_20201223143158.jpg

@一机游丽水


开犁节有一套完整、固定的活动程序, 包括鸣腊苇、吼开山号子、芒种犒牛、祭神田分红肉、鸣礼炮、开犁、山歌对唱等, 一套开犁仪式下来, 你可以欣赏到祭神、祈福、感恩和吉庆等 众多的民俗文化特色, 不仅集中展现了在现代社会已经难得一见的 民间艺术和风俗。 还体现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 汉族传统文化核心思想。


微信图片_20201223142932.jpg

@瓷都取名网


而开犁节的举办, 不仅可以更好的展现梅源梯田的人文景观, 更是可以把先民们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出的 梯田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注: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客服服务热线
188-0578-267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和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浙江聚诚商务有限公司 旗下) 丽水人才网站:丽水人力资源网(www.LSHR.com) 浙ICP备20002649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524号

地址:丽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EMAIL:vip#lshr.com

人力资源证: 331100202006170004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