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中小企业工作要点的通知》(浙中小企业办〔2020〕4 号),结合市委、市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丽水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丽水市2020年中小企业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丽水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7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0年丽水市中小企业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做好2020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2020年,按照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根据“六稳”和“六保”工作要求,加强中小企业工作力度,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强法规宣贯和政策落实
深入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宣贯方案,加强条例的贯彻落实。梳理国家、省、市已经出台实施特别是疫情期间制定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并抓好兑现落实,释放政策“红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其他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深入实施“雏鹰行动”
深入构建“雏鹰行动”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库,重点筛选一批聚焦主业、围绕工业“四基”和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的企业入库培育。组织开展“雏鹰助飞”专项金融服务,联合中国银行制定出台《丽水市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雏鹰助飞”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组织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对标提升培训活动,做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梯次培育和发展壮大,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0年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以上,“小升规”企业6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10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开展“双鹰” 互动,推动“雏鹰”与“雄鹰”企业之间交流学习,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积极引导“雏鹰行动”重点培育企业纳入到 10 大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的配套体系,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做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推荐工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统计局)
三、积极打造升级版小微企业园
贯彻落实好已制定出台的小微企业园发展五年规划,实行建设项目清单化动态化管理,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确保新建园区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审批、开发建设和验收投运。重点加快制造业小微企业园开发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引导力度,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出台《丽水市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和星级认定办法》,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完善以审核认定、绩效评价和星级评定为主要手段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根据省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建设和评定细则,引导小微企业园结合实际建设数字化园区,提升园区运营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创建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深化“伙伴银行”建设和“金融+科技+园区+政府+监管”五位一体的小微企业园金融服务模式,推进小微企业园分类建档和授信工作,满足小微企业园及入园企业的多元融资需求。培育一批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园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落实小微企业园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包括新建成和改造提升)小微企业园10个以上,当年新开工建设小微企业园7个以上;新增入园企业达到35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管理局、人民银行丽水中心支行、丽水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企业码建设推广应用,为企业打造一站式快速服务通道。建立健全一体化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整合丽水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丽水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加快企业综合服务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提高集聚优质服务资源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创新券、服务券作用,推动检验检测、科技仪器、研发设计、数字化等资源更多更广地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组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
五、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
创新办展模式,努力应用新平台新技术开拓市场,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开展各类网上对接会和出口商品交易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拓展市场。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推进“订单+ 清单”系统迭代升级,支持外贸型中小企业稳定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指导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用足用好人民银行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再贷款再贴现新增额度,以及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增氧滴管”工程,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扩大小微贷款覆盖面,提升首贷户比例,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与贷款金额增长相匹配。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收费全面排查检查,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建立小微企业授信、授权和尽职免责“三张清单”,优化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管理。深入开展“万家民企评银行”、“百地千名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和“百行进万企”等活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责任单位:人民银行丽水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
七、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深化与沪深交易所对接合作,抓住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引导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及政府产业基金和中小企业对接,提升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推进应收账款、供应链、商标权、专利权、排污权等新型融资方式,鼓励发行小微企业债、双创孵化债等各类专项债券,增强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丽水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八、加强中小企业保险和担保业务支持
学习宁波、台州保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推出的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等做法经验,扩大贷款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财产保险等覆盖面,有力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作用,提升担保平台服务能力,扩大担保业务放大倍数。力争到 2020 年底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放大倍数不低于2倍,实现各县(市、区)业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市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九、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深化对中小企业的“放管服”改革,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进一步简化开户手续,抓好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推动“准入即准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优化浙江省企业注销“一网平台”。清理和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破除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的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强涉企收费检查及价格监管,建立健全涉企收费监管长效机制。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布局完成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完善预防拖欠长效机制,推动有分歧欠款早日清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丽水海关)
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工作协调机制
进一步发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会议,研究中小企业重大问题,部署重要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建立或调整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并发挥作用,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责任单位: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一、畅通中小企业诉求渠道
依托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以企业码为诉求受理、展示和评价窗口,打通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三服务”小管家、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12345)平台的数据,形成中小企业诉求反映、受理、答复、评价、督查等工作闭环机制,畅通中小企业诉求渠道,及时回应中小企业诉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十二、加强中小企业指导服务和运行监测
把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纳入“三服务”活动的重要对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指导服务,及时收集梳理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加大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监测分析,尤其要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变化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及时了解掌握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精准支撑。(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统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三、健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制度
高质量推进公共信用应用协同工作,加大信用信息采集、数据共享、公开查询和应用力度,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信用综合监管机制,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小企业尤其是规下(限下)小微企业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建立健全涉企政策跟踪落实制度,合理设置政策过渡期,防止“一刀切”。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部门联合监管常态化。(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人行丽水中心支行)
注: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C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和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浙江聚诚商务有限公司 旗下) 丽水人才网站:丽水人力资源网(www.LSHR.com)
浙ICP备20002649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524号
地址:丽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EMAIL:vip#lshr.com